|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書籍] 絲路上的文明古國/絲路新史 (242MB@PDF@KF/FP/FD/Fi/UD)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

好友

3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昨天 23:48
  • 簽到天數: 2233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15833
    金錢
    73993
    威望
    32451
    主題
    131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 小時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檔案名稱】:絲路上的文明古國/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檔案大小】:141MB+101MB
    【檔案格式】:PDF
    【檔案語言】:繁體中文
    【檔案空間】:KF/FP/FD/Fi/UD
    【上傳日期】:2025/04/15
    【刪檔天數】: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
    【預覽圖片】:
    Silk.Road.Ancient.Civilizations.jpg Silk.Road.New.History.jpg
    【內容簡介】:
    《絲路上的文明古國》
    美麗又古老的絲路,其獨特的魅力至今仍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絲路,顧名思義即是透過絲綢貿易而繁榮興盛的商道,自漢武帝時張騫鑿空通西域以來,無論是政治軍事上的擴張版圖,還是經濟文化上的實際需要,都讓這條中西交通的大動脈,呈現出異於大漠黃沙的特殊景觀;今日雖因時代的變遷,而使這古老的通商大道沒落頹圮,但其豐富的遺存與魅力,仍在在吸引我們一探那浩瀚無垠的寶藏。

      絲綢之路作為中國和西域諸國之間最早的一條交往和通商之路,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時代成功開通之後,很快發展成了一條橫貫歐亞大陸的文化經濟通道。東西文化交流參漢唐時期出現了前所示有的繁榮,中華民族通過絲綢之路吸綱了其他區域文明的精華,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偉大創造力和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

      絲綢之路對西域諸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首先是來自中原王朝的影響,對西域諸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形成了意義深遠的浸潤和融合。其次,是來自中亞、西亞與南亞的影響,為西域諸國的商貿和文化以及社會生活都帶來了許多新鮮的東西。特別是佛教的東漸和犍陀羅藝術的傳播,使西域諸國成了佛事活動最為昌盛 的地方,在絲綢之路沿線建造了大量的寺廟雕塑和石窟造像,從而對中原和內地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絲綢之路是世界古代交通史上一道最為亮麗的風景,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絢麗的篇章。在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風雲變幻之後,隨著世界格局的改變和文明社會的快速發展,古老的絲綢之路逐漸被海路和更為先進的交通方式所取代,不可避免地走了衰落。但絲綢之路所象征的開放精神,則永遠是我們視野中一座不朽的豐碑。

      本書研究了絲綢之路及其對西域諸國的影響,包括五個部分:大漠上的絲綢之路,史籍記述中的西域諸國、絲路上的考古發現、湮沒的絲路古城、絲路與石窟藝術。

    作者簡介:
    黃劍華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天府十大藏書家之一。文史兩棲,勤於筆耕,興趣愛好較為廣泛,研究領域涉獵較寬,已出版著述《石達開》《古老的清玩——金石碑刻》《天門》《古蜀的輝煌——三星堆文化與古蜀文明的遐想》《三星堆——震驚天下的東方文明》《絲路上的文明古國》《三星堆》(韓文版)《金沙遺址——古蜀文化考古新發現》《古蜀金沙——金沙遺址和古蜀文明探析》《金沙考古——太陽神鳥再現》《文宗在蜀》等多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有些著述同時在香港、台灣發行,或翻譯成外文在海外出版。學術論文亦被收入多種文集出版。並出版長篇小說《商吻》《浪漫誘惑》《佳麗如雲》等十余部,發表各類作品六百多萬字。小傳被收入《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歷史學學者辭典》等多種著錄之中。著述作品,文筆雄健,自成風格。近年力作不斷問世,廣受各界好評。


    《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集合百年考古發現的重新詮釋,顛覆一般人的絲路想像

      耶魯大學教授韓森曾與中國學者榮新江主持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與耶魯大學歷史系合作的「重聚高昌寶藏」計畫。《絲路新史》根據絲綢之路上七個地點 (其中六處在中國西北地區,一處在撒馬爾罕外圍)考古發掘的文書和文物,寫成一部關於絲綢之路的新史。「絲路」二字首次出現在在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的地圖中,隨著後人不斷沿用此一名詞,加上(對漢、唐、貴霜、羅馬等官方歷史)的傳統研究推波助瀾,絲路作為一條貿易之路並以絲綢為貿易大宗的錯誤形象漸 漸成形。本書見解處處挑戰傳統觀點,解讀近百年絲路沿線綠洲出土文物與文書,衝擊人們過去對「絲路」歷史的錯誤觀點與想像。例如:

      絲路不是從長安一路通往羅馬的一條商路,而是由多個短程路線斷續組成。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大秦)從未發生直接貿易(考古出土最早的羅馬硬幣屬於拜占庭帝國)。

      絲綢更常被當成貨幣而不是商品。

      對絲路居民而言紙張比絲綢更為珍貴。

      絲路城鎮市集上販售的更多是當地產品,而非舶來品。

      絲路的主要旅人不是商人,而是受地方戰火波及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與使節團。(在尼亞發現的近千件西元三、四世紀佉盧文書中僅一件提及「商人」。)

      絲路貿易的常態是綠洲居民短程、以物易物的小規模貿易。

      作者撰寫本書時特別重視這條道路上交易最為頻繁的商品之一:回收再利用的紙張,以及文書的書寫、保存及其攜帶的祕密。絲路居民很少銷毀紙張,而是收集起來再 利用。寫了字的官文書、契約等紙張最後成為紙鞋的鞋底、紙糊塑像和其他隨葬品。這些文書以絲路上多元文化的多種語言寫成,如古漢文、梵文、粟特文、佉盧文 等,其中許多是只有少數學者能理解的死語言。當考古學家用蒸汽把這些文物分開時,隱蔽的紙張層被分離,記載在紙上的祕密躍然呈現。通過這些紙張,考古學家 閱讀著有關布匹價格、財產糾紛、醫藥處方以及一千年前某市集中關於一個女奴價格的記載。出土文書在《絲路新史》一書佔有重要位置,這些文書提供難得的機 會,讓我們能夠洞悉絲路上一般人的生活圖景,並且有機會識別出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交易的主要貨品、沙漠旅隊的大致規模,以及貿易對這些地方的影響。

      閱讀本書後,讀者會發現絲路上更有趣且更頻繁發生的是文化、宗教信仰和技術上的交流,比起過去我們以為的貿易之路,其歷史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敦煌石 窟更是絲路社群維持近千年的宗教寬容特質的體現,藏經洞就像一個時空膠囊,佛教僧人似乎是有意識地保存用梵文、于闐文、吐蕃文、回鶻文和粟特文書寫的摩尼 教、祅教、基督教、猶太教與佛教諸文本,確保這些珍貴歷史不受伊斯蘭侵略者的破壞。

      「若根據任一時間點的運載量、交通量或旅人數量是評估一條路線,那麼絲路可說是人類史上旅行量最低,或者說是最不值得研究的一條路線。不過絲路改變了歷史⋯⋯儘管絲路不能算是一條商業路線,但它具有歷史重要性——此路線網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文化動脈,溝通著東西方的宗教、藝術、語言與新技術。」——《絲路新史》

      「隨不同族群沿著不同路線穿越中亞,東西之間的文化交流確實發生了⋯⋯難民、藝術家、工匠、傳教士、搶匪與使者全都沿著這些路線前行。他們有時從事交易,不過那不是他們旅行的主要目的。」——《絲路新史》


    作者簡介:
    芮樂偉.韓森(Valerie Hansen)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唐宋社會史、中國絲路社會文化史。著有《開放的帝國:1600年前的中國歷史》(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600)、《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下載載點】:
    絲路上的文明古國
    https://katfile.com/z95sdqgx5uqm

    https://filespayouts.com/l3xsjm4a03r3

    https://down.fast-down.com/90ccmxtii9in

    https://fikper.com/CZ98h0HOrI

    https://usersdrive.com/6m16yo0aumcf.html

    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https://katfile.com/fmn7vhr2basx

    https://filespayouts.com/lf08vbk6wejz

    https://down.fast-down.com/x96xx22zkbz6

    https://down.mdiaload.com/cgphn4gx1p7q

    https://usersdrive.com/qgnf0o6jsois.html

    【解壓密碼】:無

    【Katfile資源總集】【檔案連結分類下載Excel列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4-16 20:40 , Processed in 0.0553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