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B" i" Q1 F* O: |7 |- E: E1 l2 t( M
& f. r: s) ~' `, C+ m
跟上面那些性能出众的大排量多缸发动机相比,这一台单缸的迷你机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数据看上去也非常可怜。但这是本田传奇的Super Cub(幼兽)系列,它对本田进军海外市场的功劳是最大的,而C90则是幼兽系列开始出口国外时的一款重要车型。$ V `8 a+ w! \' W
: C2 I% W; E }$ h3 h. u q& c% J4 \% y! I
, ^8 M& J4 X+ G; }2 M% |* y
从1958年起,直到2014年,不断改良的Super Cub系列其产量已超过了8千7百万台,至今仍在生产,估计1亿台的里程碑也只是时间问题。这样的销售成绩,也成为了本田在经营上的重大支持,回想当时Super Cub出口美国时本田打了12年的“You meet the nicest people on a Honda”主题广告,最终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当时美国人对摩托车的普遍印象,也成为了现在市场营销的一个经典学习案例。 % h z0 u6 @' L * C' a x' Q# X8 x9 R* b+ ~ {0 J2 U 4 G3 v* S5 w, r6 ?- d% G2 S. S* P. k2 @5 `* ~: y' ^, G) g6 J! f5 M
当然,这款简单的弯梁车能够成为常青树,其产品本身也需要过硬的实力。除了售价低廉、容易驾驶之外,Super Cub系列最有名的是它几乎不会坏,无论你怎么摔怎么撞,怎样粗暴对待,它总是依然能够再次发动。, e; z+ i9 o [* N. t" E$ m3 D
6 q+ j. V$ Y& N- c : a+ l# S- b0 r. J
: |* R* E, N' C; W. f. q7 s1 l+ ^川崎 Z1诞生时间:1973年最大马力:82hp/9000rpm最大扭矩:8.0kg·m/7500rpm发动机型式:903cc 直列四缸 DOHC + D( C; b* y5 C1 W2 @3 H% p3 d. U# W6 ?! T) W $ \) Z+ ~/ P, ?% K/ _' @. L9 j/ I H: x( ^
如果查查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些最快、最诱人的手工定制摩托,会发现当中许多都是选用来自川崎Z1上的903cc直四发动机,那么这款机器在当时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原厂82匹的最大马力难觅对手,而在Z1推出后不久,改装专家们就已经发现把这副机器改装至100匹以上也能保持非常好的耐用性。) p8 r# G. z+ [; u6 D9 Q5 ~
8 ~, T8 B. B- H5 X: c 9 @$ ?" [2 v- q$ h$ w7 H+ _9 B# v* M7 ?9 w# i
作为现在川崎Z系列街车家族的始祖,Z1的诞生过程比较戏剧化,川崎在1968年本已经准备推出750cc的车型来挑战当时的王者——CB750,但他们后来又决定要把目标定高一点,于是回炉再造,最终通过排量的增幅,在性能上把CB750比了下来。 % K; D2 W; u" d( Z, u4 A% c, \5 g* r5 V" k/ l 0 F F' z1 i$ p, ]/ b1 ^! n8 t$ e8 T6 C
▲当年川崎Z1的生产线除了比CB750多出14匹马力而让极速达到210km/h(上篇里提到过CB750的极速是193km/h),Z1的发动机依靠排量优势还得到了更强的中低转扭矩。但相比其动力性能,Z1的车架则显得比较落后,这样的搭配,令川崎得到了“暴力”、“可怕”的名声。不过川崎似乎很喜欢这种形象,于是人们对于“暴力川崎”的印象一直延续至今。4 j6 ^% B0 E0 d8 w& r+ b: C. H
8 \( n2 m8 x6 U+ |! L2 O, n 3 E# a3 S+ \* \' s# B o
: O/ Q/ m3 m! a6 W" S本田 NSR500诞生时间:1992年最大马力:144hp~200hp以上最大扭矩:不明发动机型式:499cc 二冲程 90度V型四缸(后改为112度)' ^/ C, w) X5 q8 S# V
. C# J4 |! j. w3 @3 ` 2 a x" p d0 Q0 e8 y% e0 Q& f3 Y) Y7 B5 x, Q1 E0 o
传奇战车本田NSR500是GP500赛场上最成功的赛车,从1984年至2002年的服役期当中,它斩获了10个总冠军。NSR500的成功秘诀,也是在发动机,虽然大家都是在统一的赛例下竞争,但它却总是场上动力最强大的那个,另一方面,它也很恐怖。* `; m& S' ?+ V z$ `
; z5 [! E, K0 S0 y8 \7 p& N 0 ]: |9 b" ~0 G6 X) C4 B; t2 y ' j" H1 R2 ?# n) i, T$ N% g+ D1985年,NSR500便夺得了总冠军,Freddie Spencer在这个赛季里12战8胜。在1987年,本田把发动机的气缸夹角从90度扩大至112度,让化油器能够更好地进气,该赛季的总冠军也由本田澳洲车手Wayne Gardner收入囊中。1989年,NSR500发动机的最大马力已经超过了160匹。 7 n( W6 A& n% d! t2 I$ v V$ h7 e5 h) s/ R * K' H' V$ o+ {1 `. r# j
: Y* O8 K3 i5 L! D, N) r到了90年代,进化至200匹以上的NSR500与澳洲车王杜汉(Mick Doohan)成为了统治GP500的完美组合,1997年更是破纪录地获得了15战12胜的成绩。本田在NSR500上运用了新的发动机运转模式,四缸汽缸在65度至70度的曲轴转动角度范围内全部完成一次点火,让赛车的加速力更加恐怖,除了杜汉之外其他本田车手都难以控制,于是他们还是选择了不采用这种名为“Big-Bang”设计的发动机。 ' A) |9 }! a/ |! W" e( Y/ y3 X 0 t) g; W. y. F( o' j: ?& k' e 0 m7 K+ f! J% [' S0 B& o6 \6 c3 B& o. O" ?. ^0 _7 p- H, ?9 S3 F
凯旋 Daytona 675诞生时间:2006年最大马力:125hp/12500rpm最大扭矩:7.1kg·m/10200rpm发动机型式:675cc 直列三缸 DOHC4 W" k5 m. ^. m
! B' d. [6 `. u1 [0 g$ l% y+ e 8 }! A7 g% |/ t. o0 Y* t8 W9 A/ J$ ]6 ?% u
当这家历史悠久的摩托车厂在90年代复活后,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摸索到底人们希望他们造出什么样的车子。最后他们终于有了结论,那就是搭载双缸和三缸发动机,性能与个性兼备的车型,而不是像日系车那样玩四缸。况且,凯旋玩四缸也斗不过那些日本巨头。 $ Y! v: q7 e. s% V3 ^4 V5 G0 a* g( j0 B8 \+ g* d $ e* d( z6 h. l5 V7 h% s
( ~% q: w1 K) W0 Y至今为止,重生后凯旋旗下最成功的车型莫过于Daytona 675,在中级排量跑车里它拥有着一流的竞争力,除了与同级四缸车型相当的125匹马力,三缸的Daytona 675还在中段扭矩上拥有优势,而且较窄较轻的车身也让它的操控无与伦比。' ?& o' D$ H, A, o9 q, [
0 C( ?- R& a. N5 ~+ r. D9 T |+ S" y. V ! ]+ N6 `, Q% C# G; ]/ m/ Z ! M* T0 C5 _# s. b川崎 H1诞生时间:1969年最大马力:60hp/8000rpm最大扭矩:5.3kg·m/5000rpm发动机型式:498cc 二冲程 直列三缸" G R4 V2 `1 g4 A J
0 H- }4 v n7 }9 _2 P% A 9 D) J* F6 u; Y& c( o' I6 N* u 4 P) z/ k" X: g& @/ ]# p概括来说,H1是一款疯狂的产物,它也是川崎为什么把现在的机械增压车型H2命名为H2的原因。当时美国年轻人们正热衷于“红绿灯直线竞赛”,川崎在设计H1的时候把推重比放在第一位,那就意味着将一副尽可能暴力的发动机挂在一副尽可能轻的车架上。 & p+ A$ Y4 H. _, l' V7 D6 P. _& G4 F) y$ L5 V% Y, L1 x' } - W, p' {+ d* l, s8 T- a% m. a7 N& [3 q- n B9 {
H1的研发团队原本在考虑双缸发动机,但发现这个缸体的设计更适合三缸布局,然后设计了大量的散热片防止发动机过热,采用更先进的点火系统,离合和变速箱也设计得很轻巧。结果在H1那细细的车架上的发动机拥有60匹马力,原厂状态下完成四分之一英里加速还不到13秒。 ; Q8 \( R5 }. v; H6 F. S4 j% o' ]" y! r. p( c * w* T1 j9 O& ~4 N4 p6 I
; f* h7 x4 e& d7 Z- n6 [# i5 _这副发动机在5000rpm左右时会突然爆发,加上全车重量仅为174kg而且重心偏后(43:57),所以骑着H1翘头时分分钟的事情。尽管设计很简单,骑起来也相当可怕,但当时仅以不到1000美元的价格换来如此性能还是非常吸引的,川崎也因此一举成为热门摩托品牌。2 `. O2 H7 x* r7 D
3 ?& u `- i5 ]+ e z+ C * N, R. g3 I) W, J) s
7 e+ W" W* c$ z. p'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