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
- 18000
- 威望
- 21669
- 貢獻值
- 418
- 推廣值
- 0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0 小時
- 最後登錄
- 2021-10-23
- 主題
- 5810
- 精華
- 0
- 閱讀權限
- 90
- 註冊時間
- 2014-6-25
- 帖子
- 0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10-19 08:18 |
---|
簽到天數: 647 天 [LV.9]以壇為家II - 推廣值
- 0
- 貢獻值
- 418
- 金錢
- 18000
- 威望
- 21669
- 主題
- 5810
|
樓主
發表於 2016-11-29 22:15:19
来源:HondaDreamWing上海作者:松井勉, k4 g0 a! W, k1 s( \( H2 t
! |( ^" ^8 a$ Q![]()
, B! s0 D4 b" Y3 n+ u* q3 t% W& G0 l
DCT加速流畅,只需轻轻一按,即可实现轻松换档。DCT拥有F1赛车级别的换档拨片,加速更轻松、按键即可实现快速换档,对于此番体验,初次接触DCT的用户很难想象。0 ^4 u/ ?" X6 a, A9 @. ]4 N
& v: i$ {# X( Q : L, T6 ~% g1 _$ X
r B; J* ]1 S; a+ jVFR1200F车身整流罩采用分层设计,大灯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吸睛力”,且后悬挂采用单摇臂,更加突显出后轮的动感。虽然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看到令人自豪的V4引擎,但是VFR系列所代代传承的“高技术机器、高端摩托车”形象依然得以彰显。
6 e/ N! q. d4 v
6 Z! P2 ^3 L/ I. s3 m% s, H. o![]()
# B' n9 x/ ?: `
6 j6 ?. X9 D( o c3 S; M除此之外,VFR1200F还有一个令人难忘之处。它是Honda首款配备DCT的车型。也是全球摩托车中首款配备DCT的量产车型。! @& W# w$ m1 u2 T2 A9 B( `: m
# G7 _% x4 T3 e0 `& i![]()
0 t! A2 l( F- y
- J! |7 O* n- P; y所谓双离合器变速器,是指将传统的6速变速器与两个离合器同时集成在现有的摩托车用引擎中,将以往由骑手依靠离合器手柄及换档踏板所进行的变速操作改为通过电子控制自动操作,或是通过按键开关手动操作,让骑手可以更加专注于行驶。
0 q+ M/ `! A; K* t& S+ c
' p+ |4 Q; ~/ P' s5 m C9 Y0 z 1 L+ r# v$ v1 G- x
; e+ \, W' x! n! F这一装置已被汽车中的高端运动车型所采用,由于其换档操作速度比人类更快,所以在降低操作强度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MT的直接感,能够更进一步享受到驾乘的乐趣,并因此而广为人知。最初,我以为在运动型摩托车上是采用的AT之类。但是,当实际骑乘在车上,亲身体验到将双离合器变速器的换档拨片从N拨至D,仅仅只是打开油门就疾驰而出时,顿时为其顺畅的起动而惊叹。离合判定竟然如此精准。之后是升档至2档。虽然能够听到换档时的“咔嚓”声,但是几乎感觉不到后轮驱动力间断时产生的顿挫感。对于骑手来说,换档的流畅程度是其驾乘技术的体现。如果在离合器操作过程中不够平滑,或是降档瞬间后轮发出“咔咔”声,则可认为“失败”。这种小失败也会对摩托车的动态造成影响,所以必须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必须油离配合进行的换档操作不仅是驾乘的妙趣所在,同时也令人紧张。而DCT无论是升档还是降档都堪称完美,使用两个离合器,无需切断驱动力即可实现换档操作。因此,行驶的完成度更高、能够体验到更加纯粹的引擎动力感。. k; a0 M% c$ ]! E- F
0 e7 X! B7 y2 F$ h3 g E# u![]()
u. S' w8 g* B" _3 K6 z+ t6 J& j1 |& Y3 Z& F. Y
VFR的固有乐趣因DCT而更得彰显──这就是我最直观的感受。为了充分发挥出VFR1200F的性能,我还在赛道上进行了试车。或许,可以暴露出DCT的“弱点”。当时,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挑刺心态进行的测试。于是,选择手动模式,对左侧手柄上的 “+”、“-” 按钮进行了操作。然而从中发现的,却是DCT在运动驾乘时的优越性。 D2 g" q, Q/ l. d
( W9 ]7 \/ |9 y) }/ Q
![]()
/ ~9 G* o8 i' y# e- b$ b+ P8 z" n2 ~* c' b
先,以大倾角脱离弯道并加速时,保持膝盖向左侧弯道伸出的状态,用食指按下升档按钮,即可流畅的完成换档操作。动作变化极少,带来极高的安心感。此外,在专注于制动的同时,依托油箱一边承受减速时的G力,一边预判弯道标线,用左手拇指完成降档操作的过程中,后轮也不会发生跳跃。这种感觉仿佛是在我脑海中回放MotoGP上的车载摄像头影像一般。% t! ?& j+ X, r" d4 U x8 h
8 N! Q8 }1 K: t9 V. K% t
, b" q) d; {$ Q$ p/ S4 |7 X
( h6 K( L6 A- L/ |毫无疑问,这一感受在越野驾乘中也能享受得到。与赛道不同,越野驾乘并非追求极限,而是必须注意前方路况,谨慎行驶。这种情况下,可以放心地让双离合器变速器接管离合器以及换档操作,能够让骑手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弯道路线以及路面上是否有落叶、小石子等,从而发挥出巨大优势。尤其是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注意力在利用制动器调整至更为适当的速度上。通过将一项工作交给优秀的装置来完成,让内心产生放松感。从这一点来说,双离合变速器是对运动驾乘产生深远影响的装置,让骑手有更大积极性。' q8 i% E% S3 t+ c9 n1 D+ S
( s N! U( E0 F8 N 4 |/ v% r, `$ z' z7 z1 J
* N r( c8 z, f3 s
有了这款变速器,即使是双人骑乘,在升档、降档时,乘客也极少受到顿挫冲击,只要谨慎驾驶,很轻松就能得到“驾驶水平大有长进”这样的评价。作为高端运动车型,我不认为VFR1200F的价值仅仅是取决于双离合变速器。即使是传统变速器也能获得相当高的满意度。但是毫无疑问,双离合变速器更进一步加深了VFR1200F的内涵。无论是作为长途运动型摩托车,还是在赛事中作为赛道上的伙伴,或是单人骑乘享受越野乐趣,亦或是双人共乘尽览美景,尽可放心托付。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场景,这正是双离合变速器的真正价值。
0 L1 a% R" G% P) Z$ s5 O
4 m1 s. ~" Q6 {% M, A- q$ F$ K- Z ' X1 i& `/ Z) {) F& u3 Q& q: Z
# t; S% z- g0 q+ z: L9 ?$ l
用大拇指操控右车把上灰色拨片,实现模式切换(N=空档、D模式、S模式),AT/MT模式的切换开关在红色切断开关上方,可用食指简单操控。- p2 t3 i% b9 `% V C3 ]) a- D
7 l- l$ s: V) x" _ & S: r' k7 C- V! p4 q2 b
- x8 D- j. f( {7 ?/ Z D5 d; y. B
MT模式的D或者S在左把手开光舱内,方向指示开关的下方。按下灰色的拇指开关(-)后,可简单降档。
! `3 y3 ]- D T G
- U4 J/ B6 ?* @2 T4 ^0 i / Z) _' r. Z/ l& K. A% i
0 @$ c% e5 Z" C# h# r
左侧各种开关前方突出的升档开关(+)可使用食指简单操控。开关旁边的黑色粗杆为驻车刹车。
: ?- r- j9 p; t: s
0 I1 [$ z0 Q0 o! \. q6 w ( m( ?- W: u% x0 z6 D( |% N
5 x$ \8 s2 A6 [6 W4 K. ADCT配载机型中,也有部分机型,可选择如同MT车那种使用脚部来换档的足部踏板规格。
" D! b1 k& v2 X; @6 q$ x
8 V9 {( Z$ ^8 u/ {![]()
/ y6 d+ w- r& R+ y* R4 @
# C) Z D- h1 oVFR1200F的DCT搭载车辆的右侧引擎盖形状与MT车的有所区别。蓝精灵:铃木GSX-R来源:摩托大师作者:master' O5 O( S# m9 i- f" d4 K7 w3 t, ^
$ ?3 g) p9 U% S9 w) j0 r 6 ]* \, t- u( B# R* `* M: V" l6 \
+ N1 o6 J8 ^" ~; J1 J; z
![]()
2 A( ^7 Q0 M% r) ~; `: W% u1 g. X P) J+ c r x4 F
7 \% B# A- u, `5 X( E
8 N! r! z! \9 Y: K, B+ V
![]()
8 q, S# E' O2 l& P' D$ L0 B6 Z! T& P% s( v
![]()
Z! Q g. {/ y+ z' H1 u" ^: J% T9 D' j$ T; d ~ A' _3 n
![]()
' ^* @$ \8 g3 C7 E8 R3 D u' s8 \' d9 U) @9 X9 P/ w
& p) h. x7 d: g+ s1 F; R1 n
' w6 {% w7 v$ g# N; N3 O; ^6 }![]()
' ?& ^# u, N' `7 u
! }, a; l' L' P/ S. P, a5 k ! f) W4 J" f' M& R* V+ g, c
/ k% M! E9 o( X$ w: `+ W' a
# R2 `# b( n" Q$ G
1 ]. p+ Y# G* ~( {5 @$ I
. w* D* z/ z. t; s, q |
|